央廣網北京6月2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回家還是留京,王建剛正在面臨一個選擇題。這是他在北京獃的第4個年頭,靠著一雙巧手編製手工藝品賺錢。他將包頭老家的房子租了出去,一家三口擠在14平米的小單間里,和樓上樓下共用廚房、洗水間。10歲的兒子在50米之外的宏翔學校讀書。他雖然計劃將來肯定結束異鄉打工的生活,但沒想到日子來的這麼快。
  王建剛:學校讓所有家長都帶著孩子回老家辦學籍號,結果我給老家打電話,說沒上過學,哪來的學籍號啊。要不就從一年級開始重新上。
  去年,我國建立全國統—的學籍信息管理制度,全國每一位學生“一人一生一號”,19位數字加字母就像是“教育戶口”,如果沒有它,升學、轉學都不行。
  兒子的學校是民辦學校,打工子弟學校,沒有資格給學生們入籍。根據北京市一些公益組織的測算,打工子弟學校共有100所左右,共有5、6萬沒有學籍的學生。一開始,王建剛沒覺得這件事情難辦。他曾是短跑運動員,大學畢業,做了一名體育老師。再後來停薪留職,下海打拼。曾經的同事、同學都在學校工作。但他問了一圈,都說辦不了。
  記者:現在孩子知道這事兒嗎?
  王建剛:知道。我跟我兒子說,這好弄。爸爸打電話就辦好了。不能給娃太大負擔。
  記者隨機撥打了內蒙古、山東幾所的小學。有的學校斷然拒絕,有的學校表示沒有聽說過這種情況。
  學校1:我同情你。但是你一年級沒選擇我,你的位置已經被占了。第二,你沒有學籍號,我是不能辦理轉學手續的。
  學校2:像你現在這種情況,又不是初始年級一年級,這種情況我們從來沒遇到過。
  朝陽博文學校校長陳闊對記者說,學校里有很多家長都遇到了回鄉辦學籍難的問題。
  陳闊:現在家長反饋的信息是,好多地方辦不了。有些地方不給辦。北京上不了,回家不給辦,現在就是這麼一個尷尬的局面。
  宏翔學校的董事長楊兵最近也在為學籍號犯愁。家長們回家辦不了學籍,來找他訴苦,可是他解決不了。
  楊兵:我們收到這個消息之後,我們不能隱瞞。告訴家長,不想影響學生前途。收不到學生沒關係,我們不能影響學生。
  楊兵曾是位生意人,和妻子一腔熱血投身教育。他說,這些年,學校越來越難做,各方面開銷很大,控制好開支,學校只能盈利幾萬塊,更多的時候還是虧損,一年大概7到8萬。如今,學校辦不了學籍號,來年的日子怎麼過,他真的不敢想。
  楊兵:明年學校能進多少學生,我在考慮呢。學生肯定會大幅減少,另外,開銷負擔可能會加大。採暖、工資……小孩多一點,收入多一點,少了之後,可能慢慢地就辦不下去了。
  記者以學生家長的身份咨詢了朝陽區教委下屬的社會力量辦學管理所,工作人員表示,所有非京籍學生必須回原籍辦理學籍,去年曾大力宣傳過,不知道為何有些家長沒有註意到。如今家長當務之急是趕快回家辦理學籍。
  工作人員:去年開始執行這個政策時,國家統一給錄過一遍。咱們這些家長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回家去錄,今年政府準備再重新補錄一次。明年到底還給不給錄,那我就不敢肯定了。
  工作人員表示,教育部指示,各地將受理返鄉子女學籍辦理事宜。在今年4月,教育部通報“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截至2014年3月底建設進展情況”時曾表示,今後再接收無學籍的學生,經確認後必須為其建立學籍。要轉變觀念,改變管理方式,本著方便群眾的原則確定轉學辦理要求,盡可能減少紙質材料蓋章,避免家長來回奔波,把好事辦好,讓群眾受益。學籍系統所設置的四個核辦環節相當於蓋章審批的流程,核辦必須經主管領導同意。
  但王建剛們遇到的困境又是實實在在的。王建剛說,他想到最笨的辦法是讓兒子重新讀一年級,然後看看是否能夠跳級。只是一想到兒子必須回家讀書,他有些捨不得。王建剛把兒子一沓子厚厚地獎狀拿出來,塑封好。
  王建剛:一回去一年都不見了。見到父母都不認識了。現在沒有學籍,好在每天就能見到父母。我每天還能輔導一下。我兒子學習成績很好。每年不是考第一就是考第二。  (原標題:北京打工子弟求學去留兩難 上萬學生沒有學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z89uzuad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